人民日报社《民生周刊》| 全国政协委员苟护生:增收减负惠民生,让消费马车跑起来
| |||||
| |||||
202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“大力提振消费、提高投资效益,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”摆在2025年重点任务的首位。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,2024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8.8万亿元,比上年提高3.5%,全年消费拉动经济增长2.2个百分点。新春消费市场数码产品销售火爆,冰雪经济越来越热,电影票房连破纪录,一系列扩内需促消费政策发力显效,消费成绩单亮点纷呈。 全国政协委员,2024年澳门原料大全 党委书记、董事长 苟护生 供需两端协同发力,消费市场平稳增长 以旧换新加力扩围。2024年,中央财政下达15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,支持各地积极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,带动汽车、家电、家装厨卫等产品销售额超1.3万亿元。今年中央已下达消费品以旧换新首批资金810亿元。春节前夕,手机、平板、智能手表(手环)三大品类“国补”政策正式落地,已有1470万名消费者申请了1886万件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,订单量同比增长40%以上。 税费优惠持续优化。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,叠加以旧换新政策优惠,有效激发消费活力。如2024年广州市税务部门累计办理新能源汽车购税减免57.6亿元,新能源乘用车国内市场渗透率连续7个月超过50%。财政部支持电影集团公司、动漫产业发展等税费优惠政策出台,推动《哪吒2》等影片热映,春节档全国总票房迅速突破200亿元。 普惠金融稳定就业。推广创业担保贷款、脱贫人口小额信贷,支持农民致富增收,提高消费能力。加大小微企业、个体工商户首贷、续贷投放。2024年底,人民币普惠小微贷款余额32.93万亿元,同比增长14.6%,增速比各项贷款高7个百分点;农户经营贷款余额10.38万亿元,同比增长12.3%。 群众减负改善民生。个人所得税新税制进一步释放政策红利,一次性奖金、股权激励单独计税、个体工商户个税减半等措施让中等收入群体从中获益,养老育幼、住房贷款、大病医疗等专项附加扣除为中低收入群体卸下包袱。“一老一小”相关3项专项附加扣除惠及全国6700万人,减税规模超过700亿元。 创新业态激发潜力。网络销售、即时零售等消费新业态不断发力,带动快递业务量再创历史新高。2024年,全国网上零售额比上年增长7.2%,全国邮政快递业务量比上年增长21%。服务零售额比上年增长6.2%,数字娱乐、在线教育、直播及短视频购物等新型消费蓬勃发展,通信信息服务类零售额实现两位数增长。 不断落实落细相关政策,提振群众消费能力 当前国内有效需求仍显不足,群众不愿消费、不敢消费、不便消费是扩大消费市场的三块拦路石。高品质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,不能满足群众消费结构升级需求;百姓“隐形负担”重,住房、教育、养老顾虑让群众有钱不敢随便花;消费环境不完善,虚假宣传、诱导消费、预付跑路乱象多,让群众花钱花得不痛快。 建议不断落实落细相关提振消费政策,培育壮大消费新业态新模式,让群众花得起、花得值、花得方便成为常态,全面释放消费活力。 一是推动以旧换新长效运行。扩大“以旧换新”商品覆盖面,加大政策支持力度,出台补贴细则,细化惠民政策,加快建立完善“以旧换新”旧品回收体系,提供便捷的上门回收、快速评估、即时补贴等服务,关注低收入家庭和农村地区消费者的实际困难,加强换新产品的售后服务保障,提高消费者以旧换新的便利性和积极性。 二是减轻群众负担促进消费。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,分层分级精细设定税率,推动超高收入人群边际税率提升,加大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抵扣力度,减轻群众税负。根据产业结构变化和消费趋势及时调整消费税征税范围和税率,在汽车、家电、家具等大宗消费领域提高税费优惠力度,引导和扩大居民消费。 三是支持小微企业带动就业。优化促进企业创新税收优惠政策,进一步激发微观主体创新动力。研究构建支持数字经济和服务业发展的税收体系,降低相关领域企业经营成本,推动企业将更多利润分配给员工。为中小微企业开通专用绿色金融服务通道,持续优化普惠贷款服务。适当下调部分社会保险的企业缴费比例,为企业发展、稳定就业和提升消费创造良好环境。 四是完善公共服务惠及民生。提高中低收入者和灵活就业人员、农民工等群体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补贴,优化养老金待遇调整机制,使其更科学地与物价指数、工资增长指数等挂钩。提高农民基本养老金标准,保障老年人生活质量。扩大企业职工补充养老保险覆盖面,增强未来养老保障。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,提高校内教学质量,减少过度竞争和不必要的家庭教育投入。 五是培育新型消费增长潜力。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,加强跨界融合,激发线上消费潜能。利用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手段,对消费者进行精准画像,针对年轻一代、老年人、新市民等不同群体提供定制产品和服务,加速消费升级提质。扩大服务消费,提高养老托育、文化旅游、健康医疗等服务质量和专业化水平。瞄准新消费重点领域,丰富消费金融产品,满足居民合理资金需求。整治市场乱象,打造良好消费环境。 | |||||